《红楼梦》不仅属于我们中国人,还是属于世界的。早在1830年,《红楼梦》就有了第一个英文译本,当时,英国皇家学会会员John Davis翻译了《红楼梦》第3回的片段,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英文节译本。《红楼梦》的国外传播也从此拉开了序幕。
在外国人眼里,《红楼梦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?《红楼梦》德文译本作者,德国著名汉学家、翻译家弗朗茨库恩这样评价:
“一百年来,《红楼梦》这个名字就像一座陌生的雄伟山岳从虚无缥缈的淡蓝色远方,进入欧洲智慧的视野,同时吸引着人们,使他们感到吃惊。人们私下里传说议论着这座高山不可征服的岩石裂隙和悬崖绝壁。内行们暗地里充满惊异,悄悄地说,这真是小说的庞然大物啊!竟有一百多个出场人物!有谁敢于走进它呢?……即使我的翻译不够完整,我也要作为第一位欧洲人去征服《红楼梦》的顶峰……”
《红楼梦》是我们民族文学的顶峰,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,而外国人通过翻译《红楼梦》,也在力图摘取这颗中华民族文化的明珠。他们是真诚的,不过,由于中西文化的冲突和隔阂,无论是英文译本,还是德文译本,俄文译本,都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,所以,当我们中国人为更好地理解《红楼梦》而艰苦努力的时候,外国人也在为翻译《红楼梦》而奋斗,都是为了这部人类文学的奇特作品。下面,就点评一些《红楼梦》的英文译本,从一个角度,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隔阂,和《红楼梦》独特的语言魅力,既温习了祖国语文,又能提高一点英文,这是两全其美的有意义的事情。
大家都知道《红楼梦》里的人名,有着独特的学问,一方面,凝聚着祖国语言的魅力,另一方面,又寄托着深刻的含义,外国人翻译《红楼梦》,首先就遇到了翻译人物姓名的障碍,其中,有翻译得不错的,也有翻译得离题万里,甚至相当搞笑的。
一、啼笑皆非的人名翻译
1. 袭人,袭击男人?
袭人,在英文译本(杨宪益译本)中,是这样翻译的:Hsi-jen,(assails men),“Hsi-jen” 是音译,问题出在括号里的注释,本来译者是为了给英文读者解释这个人名的意思。可是,解释却大大错了,assails men 是“袭击男人”的意思。这就完全曲解了“袭人”这个词的本义,袭人之名是取自“花气袭人知昼暖”这句诗,而不是袭击男人的意思。
在霍克斯的英文译本中,袭人被翻译做“Aroma”,是“芳香”的意思,“花气袭人”,花气,就是花香,这位英文翻译者就抓住了“花气袭人”这个特点,就显然更好。
2. 司棋,是国际象棋?
书中贾府的四大名媛,元春,迎春,探春,惜春,四个女孩有四个丫头,抱琴,司棋,侍书,入画,丫头的名字取“琴、棋、书、画”之意,而英译本中,对司棋的翻译是“Chess”,是国际象棋的意思。而司棋的“棋”,是中国传统的“围棋”。虽然西方世界的读者非常熟悉国际象棋,但是,我们如果设想一下,大观园里的宝玉、黛玉、宝钗、湘云们,一起下国际象棋,似乎就很搞笑了。
司棋成了“Chess”,翻译家显然没有理解作者曹雪芹的本意。
3. 绮霞,变成了一条鱼?
相比而言让人感到无法理解的,还是这个人名的翻译:绮霞,什么是绮霞呢?本意是艳丽多彩如锦绮的云霞。 绮霞,又做“霞绮”,晋代诗人庾阐做了一首《游仙》诗,其中一句是:“瑶台藻构霞绮,鳞裳羽盖级纚。”描写的就是锦绮一般美丽的云霞。前蜀时期的韦庄也写到“晚日舒霞绮,遥天倚黛岑。”(《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》之三)明代刘基,也写过“ 龟台落日明霞绮, 鳗井寒潮长石依。”(《次韵和新罗严上人〈秋日见寄〉》之二)。
而绮霞这个名字,在英文中被翻译成了“Mackerel”。Mackerel,是鲭鱼的意思,这和绮霞这个名字的本来意义差得太远了!简直不可思议。至今,我们也不知道翻译家们为什么这样翻译这个名字!
4. 鸳鸯,变成了鹅?
在早期英文译本中,鸳鸯被翻译成:Faithful Goose,忠诚的鹅,可大家都知道鸳鸯并不是鹅。
5. 黛玉,成了放荡的女人?
对《红楼梦》里的人名,最糟糕的莫过于这个了。如果说意思不明,算瑕疵的话,比如绮霞成了鲭鱼,那么,人名不仅意思不明,而且损害了人物形象,就是非常糟糕的了。在早期英文版本中,黛玉被翻译成Black Jade,也就是“黑色的玉”。从中文字面纯粹的意义上来讲,黛玉,也有黑色的玉之意,尽管这多少有些望文生义,不过,也算勉强过得去。可是,问题出在英文本身。Jade的引申义,有两个,一个是loose woman,有“放荡的女人”之意;另一个是horse,马,Black Jade的引申义就是a loose woman of dark skin,或者black horse,这两个含义与《红楼梦》里的黛玉,真是差得太远!
书中的判词这样写道“可叹停机德,堪怜咏絮才。玉带林中挂,金簪雪里埋。”其中“咏絮才”,即是形容黛玉的才华,什么是“咏絮才”呢?原来,“咏絮才”是比喻东晋著名女诗人谢道韫,她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媳妇,她的叔叔就是当时的著名官员谢安。历史上记载,有一天,谢安召集家族里的孩子们谈论文学,突然天降大雪,又急又大,谢安就问孩子们:“白雪纷纷何所似也?”(大雪纷飞,像什么呢?)谢安的侄子谢朗回答:“撒盐空中差可拟”,谢郎把大雪比作撒在天空的盐,虽然盐和雪都是白色,但是“盐”这个比喻只能形容雪白,却不能形容雪大。这时候,谢道韫回答:“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”她把大雪形容成柳絮,又能形容雪白,又能比喻白雪之大,如柳絮满天飞,谢安听后大加赞赏,成为文坛佳话。以后,人们便把具有谢道韫这样高超才华的女性,比喻成“咏絮才”。
黛玉的第二个特征,就是纯洁。在《葬花吟》中,有一句“质本洁来还洁去”,还有一句“碾冰为土玉为盆”,用“冰”和“玉”来形容黛玉的纯洁和贞操。《咏白海棠花》中还有一句:“偷来梨蕊三分白,借得梅花一缕魂。”这里,既赞美了黛玉的纯洁,又赞美了黛玉的高贵品质。曹雪芹借用中国古典文化中最美好的典故,最动人的比喻,来赞美黛玉,刻画黛玉,而黛玉的英文名字Black Jade,特别是这个名字的第一个引申义a loose woman of dark skin,如此的黛玉,在西方读者,特别是在对《红楼梦》毫无所知的西方读者看来,会成为一个怎样糟糕的模样啊!真真是彻底毁掉了曹雪芹对黛玉这个艺术形象的一片苦心!
6. 李纨成了女裁缝?
李纨,字宫裁,在杨宪益的《红楼梦》译本中,李纨,翻译成Li Wan(Plain Silk),宫裁被翻译成Kungtsai(Palace Seamstress)。译者对李纨的翻译很好,括号里对“纨”字做了解释,Plain Silk是素绢的意思,比较准确。问题出在对“宫裁”的解释上,Palace Seamstress,是“皇宫里的女裁缝”之意,让人啼笑皆非,李纨身为贾家长子的媳妇,难道还做了一个兼职,给皇宫里做女裁缝?
显然,在这里,译者是望文生义了,古人的字和名,有一定的联系,“宫裁”意为极其名贵的丝织品,和“纨”字相对,根本不是宫廷里的女裁缝之意。
7. 兴儿,成了“大鬼”?
由于理解的歧义,翻译成英文的《红楼梦》人名,有时会变得相当怪异,比如奴才“兴儿”,本意是兴旺的意思,但是在英文译本中,被翻译成为“Joke”,也就是我们玩的扑克牌中的大毛,大鬼的意思。这样的翻译让人哭笑不得! |